如何界定公司审计范围和责任?
公司审计的范围主要由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》及相关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共同界定。审计责任则在上述法律框架内,结合具体执业规范细化。审计范围不仅包括对财务报表的审核,还需评估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,并关注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重大事项和风险。审计责任强调审计工作的客观性、公正性和专业性,要求审计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报告,并对审计意见负责。
【法律依据】
1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》 第三十二条:...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、完整性负责。会计机构、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,实行会计监督。
2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》 第一百六十九条:公司聘用、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,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,由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。公司股东会、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就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表决时,应当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陈述意见。
3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》 第二十二条: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,具有证明效力。
如何确保审计独立性?
1.机构设置独立:审计机构应当在组织结构上保持独立,不受被审计单位的直接控制,以避免利益冲突,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。
2.人员独立:审计人员应具备职业操守,不受外部压力或利益诱惑,保持个人独立性。同时,实行审计人员轮换制度,避免长期审计同一对象形成过于紧密的关系。
3.经济来源独立:审计费用应当由委托审计方支付,且支付方式和金额不应与审计结果挂钩,确保审计判断不受经济因素影响。
4.监管与法律责任:建立健全审计监管体系,明确审计机构及人员的法律责任,对违反独立性原则的行为实施严厉的法律制裁。
【法律依据】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》第十七条:
“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,应当加入会计师事务所。会计师事务所依法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,承担民事责任。”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》第三十一条:
“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、完整性负责。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、指使、强令会计机构、会计人员伪造、变造会计凭证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,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。”
界定公司审计范围和责任是确保公司治理透明度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。通过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执业标准,不仅能够合理界定审计工作的边界,还能有效落实审计责任,促进审计行业健康发展,保障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。企业及审计机构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执行,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,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。